棉布前处理技术:5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棉布进行染色、印花或后整理之前,前处理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成品面料的色牢度、柔软度、吸水性,乃至使用寿命。然而,如果工艺控制不严,棉布前处理工艺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又该如何解决?本文将帮助您清晰地识别每一个问题,并提供来自纺织行业技术专家的实用解决方案。

1. 棉布前处理技术概述

Cong Nghe Tien Xu Ly Vai Cotton H2
棉布前处理技术:5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4

棉布前处理工艺是面料后整理过程中的基础步骤,包括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阶段。其目的是去除面料表面的天然和化学杂质,如蜡质、油污、浆料或农药残留,从而使面料洁净、柔软,并易于吸收染料或油墨。

在每个阶段正确控制温度、时间、化学品浓度和处理速度,是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的关键。

2. 棉布前处理工艺的5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Cong Nghe Tien Xu Ly Vai Cotton H3
棉布前处理技术:5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5

2.1. 处理后织物发黄或出现污渍

这是棉布前处理工艺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即处理后的面料发黄或出现污渍。这严重影响了面料的底白色,降低了其美观性,也影响了后续印花或染色的均匀性。

  • 原因: 这个问题通常发生在漂白过程控制不当。双氧水浓度可能过低或缺乏稳定剂,导致氧化不彻底。此外,如果pH值在过程中没有维持在理想水平(约10.5),或者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过高,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使面料发黄。
  • 解决方案: 精确控制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和稳定剂的浓度。将pH值保持在约10.5的最佳水平,以提高漂白效率并降低面料变色的风险。此外,使用软水或在流程中安装水过滤系统,以去除铁、铜等重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可能会与漂白剂或染料发生反应,导致棉布上出现不必要的变色或污渍。

2.2. 织物不吸水或吸水不均匀

应用棉布前处理工艺后,面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吸水性,以确保染料和油墨均匀附着。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面料的吸水性较差或不同区域之间不一致,这会影响后整理的质量。

  • 原因: 主要原因来自退浆或煮练不充分。如果纤维上的浆料或天然油脂没有被完全去除,它们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水分渗透。较低的处理温度或不足的浸泡时间也会降低表面清洁的有效性。此外,如果未用滴水试验定期检查吸水性,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 解决方案: 增加退浆时间并使用适当的退浆酶。煮练应在95–100°C的稳定温度下进行,并保持至少60分钟,以确保完全去除附着在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油污和蜡质。不足的时间和温度将导致清洁不彻底,从而使面料吸水性差或不均匀。此外,应使用滴水试验法定期检查面料的吸水性。该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面料处理后的渗透和吸水水平。如果面料未能达到要求,应立即调整棉布前处理工艺设备的参数,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2.3. 织物变硬,无法达到所需的柔软度

经过棉布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面料应达到适当的柔软度,以便于后续加工并提升穿着舒适度。如果处理过程不当,面料可能会变硬、粗糙,难以进一步加工。

  • 原因: 面料变硬通常是丝光处理过于激烈,使用了高浓度的烧碱(NaOH),或处理时间过长所致。此外,如果在洗涤和中和后没有添加硅基柔软剂步骤,面料表面将无法达到所需的柔软度。丝光处理后残留的碱液未被彻底洗净,也会使面料纤维感觉干燥粗糙。
  • 解决方案: 降低丝光过程中烧碱(NaOH)的浓度。在碱处理后,添加柔软剂步骤至关重要。使用硅基柔软剂有助于改善面料手感,使表面柔软、光滑,并提升成品触感。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碱处理后的再洗涤时间和流程。如果残留的碱液未被彻底去除,面料可能会变粗糙,并在后续的染色阶段与化学品发生反应,影响棉布的染色效果和耐用性。

2.4. 出现条纹或不均匀的斑块

表面出现色条纹或不均匀斑块是化学品分布不均或处理过程中出现机械问题的迹象。这会严重影响面料表面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印花或染色效果。

  • 原因: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面料在进入棉布前处理工艺设备时没有铺平,导致化学品接触不一致。此外,堵塞的喷嘴或化学刷分布不均也可能产生斑块区域。缺乏机器维护或没有使用自动化学品投料系统都会增加面料出现条纹或斑块的风险。
  • 解决方案: 在面料进入机器时,要均匀、正确地铺平。定期维护喷嘴系统和化学刷对于确保棉布前处理工艺设备将化学品均匀分布到整个面料表面至关重要。如果这些设备堵塞、错位或运行不一致,很容易导致条纹或斑块。此外,使用自动化学品分配系统有助于精确控制每个阶段的化学品浓度和用量。这不仅提高了均匀性,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人工操作而产生的错误风险。

2.5. 化学品残留影响后续染色/印花

如果在应用棉布前处理工艺后,面料仍有残留的碱液、漂白剂或其他化学杂质,后续的染色和印花过程将受到严重影响。颜色不均匀、有斑块或完全不符都是常见的结果。

  • 原因: 主要原因是应用棉布前处理工艺后洗涤不充分,或缺少对残留碱液的中和步骤。如果在漂白和煮练后没有添加弱酸(如醋酸),面料表面的pH值仍呈碱性,这会与染料发生反应。洗涤用水温度不够热或批次之间没有更换洗涤用水,也可能导致化学品残留在面料纤维中。
  • 解决方案: 添加使用弱酸(如醋酸)的中和步骤。中和过程后,必须用热水连续洗涤,以彻底去除残留在面料纤维中的碱液和化学残留物。这有助于降低后续染色和印花等阶段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在进入染色步骤之前,应使用pH计检查面料表面的pH值。这确保了pH值已恢复到中性水平,有助于染料稳定工作并产生准确的颜色。

3. VieTextile专家建议

Cong Nghe Tien Xu Ly Vai Cotton H1
棉布前处理技术:5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6

根据VieTextile的专家,超过60%的印花和染色问题都源于不合格的棉布前处理工艺阶段。以下是来自实际生产的一些注意事项:

  • 在开始操作前,技术专家建议始终测量和控制pH值、水硬度和化学品浓度等重要参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棉布前处理工艺的效率和成品棉布的稳定性。
  • 此外,需要检查每一批进厂面料的质量,特别是天然棉和精梳棉之间的差异。天然棉通常含有更多的有机杂质,如果未彻底去除,会影响面料的白度和吸水性。
  • 在绿色生产的趋势下,鼓励使用生物酶来代替刺激性化学品。对于高端产品或需要获得环保认证的产品,酶处理有助于确保面料的洁净度,同时保持柔软度和皮肤安全性。

4. 哪里可以获得技术咨询和棉布处理化学品?

要优化您的棉布前处理工艺流程,您应该选择一个既能提供技术支持又能提供产品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VieTextile – 全面的面料处理解决方案:

  • 根据不同棉种(普梳、精梳、OE…)提供合适的处理配方咨询。
  • 供应符合REACH和OEKO-TEX标准的处理化学品。
  • 提供pH计、硬度计和自动化学品投料系统。
  • 现场技术支持团队,可直接解决生产线上的问题。

联系方式: 0901 809 309 

网站: https://vietextile.com

5. 进一步参考资料

了解更多关于:

Nội dung tóm tắ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