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纤维可以抗菌、除臭或防紫外线,但它们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本文将为您提供对功能性纤维生产技术的全面理解。要了解常见的纤维类型和当前的使用趋势,您可以参考概览文章:“什么是功能性纤维?在现代纺织品中的应用”。
1. 现代功能性纤维生产技术趋势概述
Nội dung tóm tắt
Toggle科技的发展以及对健康、美观和便利性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巨大变革。在这一演变中,功能性纤维是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纺织材料,还为用户带来了功能性价值。
从具有抗菌、除臭、抗紫外线、阻燃和速干特性的纤维——其中许多已在文章“抗菌纤维与传统纤维的比较 – 在现代纺织品中的卓越优势”中进行了分析。
传统纤维与功能性纤维的核心区别在于生产方法:从内部集成功能(内在)或从外部添加补充处理(外在)。
2. 功能性纤维制造技术分类
目前,功能性纤维制造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方法:
2.1. 内在功能集成(从核心)
这项技术允许制造商在纺丝前,直接将功能性颗粒(如纳米银、陶瓷或生物活性化合物)混合到聚合物基底中。因此,抗菌或除臭特性“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并持续更长时间。
2.2. 外在功能处理(表面处理)
在纤维纺成或织物编织后,制造商可以通过涂层、浸泡或使用酶、等离子体处理来添加功能性。这种方法灵活且适用于各种材料,但其耐用性通常较低。
标准 | 内在(从核心) | 外在(表面处理) |
功能耐用性 | 高(50-100次洗涤) | 中等(20-40次洗涤) |
投资成本 | 较高 | 更灵活,成本较低 |
集成水平 | 良好,在纤维中均匀分布 | 表面级别,随时间容易失效 |
3. 内在功能纤维技术
其中一个突出的趋势是使用复合纳米材料技术,即将功能性材料分散到聚合物基底中,如涤纶、尼龙或聚丙烯,然后进行纺丝。
例如:
- 纳米银 (Ag+): 为医疗服、内衣和运动服提供持久的抗菌特性。
- 纳米陶瓷: 反射紫外线,并帮助在寒冷天气中保持体温。
- 相变材料 (PCM): 帮助纤维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
领先公司:
- 东丽(Toray,日本): 开发了具有纳米集成技术的 AQUAIR® 纤维系列。
- 英威达(Invista,美国): 将抗菌莱卡(Lycra®)应用于运动服。
- 晓星(Hyosung,韩国): 开发了 Creora Fresh®,一种抗异味和抗静电纤维。
内在纤维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其高功能耐用性,不会因洗涤而减弱,并且可以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其特性。
4. 外在功能纤维技术
这种方法依赖于在纺丝后,通过涂层或化学方式改变纤维或织物表面的特性。常见的技术包括:
4.1. 涂层/整理:
使用工业压光机或涂层机应用抗菌、抗紫外线或防水化学品。
4.2. 等离子体处理:
创建活化表面以增强纤维与功能性化学品之间的键合。
4.3. 酶处理:
使用生物酶分解产生异味的分子,如脂肪酸或氨。这种机制在文章“除臭纤维技术:工作原理和实际效果如何?”中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
这项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且易于应用于各种纤维类型,包括棉和粘胶纤维。然而,功能耐用性会随着洗涤次数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5. 常用功能性材料
在功能性纤维的生产中,所选集成材料的选择在决定其有效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种材料都提供独特的特性,适用于现代纺织行业中的不同应用。
5.1. 纳米银 (Ag+)
被认为是抗菌纤维技术中最常见的材料。由于其卓越的杀菌能力,纳米银通常被整合到内衣、口罩和医疗纺织品中,以防止织物表面的细菌生长。
5.2. 生物酶
这是一种环保解决方案,常用于除臭纤维处理。酶有助于分解产生异味的分子,如脂肪酸或氨,因此非常适合运动服、袜子和长时间穿着的产品。
5.3. 纳米锌 (ZnO)
除了其抗菌特性外,纳米锌还具有强大的抗真菌特性。它是校服、儿童面料或任何需要高安全性以保护敏感皮肤的产品的理想材料。
5.4. 二氧化钛
这种材料以其阻挡紫外线的能力而著称。当集成到纤维中时,二氧化钛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影响——这在户外夹克、登山装备和工装中特别有用。
5.5. 活性炭
活性炭因其吸收挥发性化合物的能力而常用于异味控制。它是在洁净室或高端酒店等密闭环境中,枕头、毯子和家具的流行选择。
6. 技术标准和测试
为了确保本文符合专业和国际评估要求,您可以直接参考以下文档和链接:
- AATCC TM100 – 抗菌整理标准
- ISO 20743: 纺织品 — 抗菌活性测定
- 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 为了确保功能性纤维的质量和实际效果,纺织行业遵循严格的国际标准,以测试其耐用性、安全性以及抗菌或除臭能力。
6.1. ISO 20743 – 针对抗菌纤维
这是一个国际标准,用于测量织物和纤维上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它通常适用于含有纳米银、纳米锌或经过酶处理的纤维。
6.2. ISO 17299 – 针对除臭纤维
该标准专门用于测试消除产生异味的化合物(如氨(NH3)和异戊酸,通常是体味)的水平。测试基于暴露一段时间后化合物浓度的减少量。
6.3. OEKO-TEX STANDARD 100
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证,它确认纤维和织物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对皮肤安全——包括儿童的皮肤。对于国际品牌来说,这是一项几乎强制性的要求。
7. 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功能性纤维制造技术提供了许多优势,但仍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
7.1. 洗涤后的功能耐用性
经过外在处理的纤维功能性通常在20-40次洗涤后会下降。这是一个弱点,需要制造商寻找更好的附着技术或结合保护层。
7.2. 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化
将功能性集成到聚合物核心中需要专业的机器和高水平的技术专长,这对于越南的许多纺织厂来说尚不适用。因此,需要本地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7.3. 新的发展趋势
- 多功能纤维: 结合抗菌 + 抗紫外线 + 吸湿排汗特性。
- 再生材料 + 绿色技术: 开发具有集成功能的再生PET纤维。
- 将人工智能集成到纤维处理流程中: 实时监控和调整化学涂层或酶处理温度。
8. 常见问题解答 (FAQ)
- 纳米银技术在洗涤后还能保留其功能吗?是的,如果它被整合到纤维芯中,功能可以保持多达100次洗涤而不会明显降解。
- 棉纤维可以被处理成功能性纤维吗?可以。棉花可以用酶、纳米涂层或等离子体处理,以增加抗菌或除臭等功能。
- 功能性纤维的生产成本高吗?平均来说,根据技术不同,它比传统纤维高出10-30%。然而,这被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所抵消。
- 哪种技术最环保?生物酶和可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基)是国际品牌青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9. 联系我们获取定制功能性纤维生产咨询
您是服装企业、面料分销商或国际贸易公司,正在寻找开发专属功能性纤维系列吗?
联系 VieTextile,以:
- 获取合适的材料技术咨询。
- 根据要求订购研发样品。
- 与专业的OEM/ODM合作伙伴建立联系,进行功能性纤维处理。
- 邮箱: info@vietextile.com
- 热线: 0901 809 309
- 网站: https://vietexti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