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ực in bích măng

工业标准色浆印花墨水:实现深色、完美抗渗色性的配方解析

色浆印花墨水,又称为 Pigment 墨水,是数码纺织印花(Digital Textile Printing – DTP)的核心材料之一。凭借其卓越的耐色牢度与高度适应性,它广泛应用于多种纺织基材,包括棉(Cotton)、涤纶(Polyester)、混纺(Blend)和真丝(Silk)。然而,要充分发挥这种墨水的技术潜能——实现高色密度(High Color Density)与卓越的防渗色性能(Bleeding Resistance)——关键在于掌握并标准化色浆印花墨水的工业级调配配方。

配方一旦不精准,不仅会降低色彩浓度,还会引发严重问题,影响生产效率与设备寿命:如喷头堵塞(clogging)、墨水渗色(wicking/bleeding)、耐洗色牢度(washfastness)下降,甚至出现掉色、摩擦掉色(rubbing off)等现象。

以下内容将深入解析色浆印花墨水的复杂化学结构、各成分的技术作用,并提供按照工业标准进行调配的操作指南。我们将重点分析其关键物理化学参数,如黏度(Viscosity)、pH 值、纳米粒径,以及确保色浆印花墨水稳定性、色彩真实度与抗渗色性能所需的功能性助剂。

Cung cấp mực in bích măng
工业标准色浆印花墨水:实现深色、完美抗渗色性的配方解析 4

1. 色浆印花墨水化学结构深度解析

1.1. 关键组分与相互作用机理

1.1.1. 色浆颗粒 (Pigment Particles)
  • 作用: 提供颜色。
  • 技术要求: 色浆颗粒必须经过处理以达到纳米颗粒尺寸,理想范围为 50nm 至 200nm。这一尺寸由 D50(50% 的颗粒小于该尺寸)和 D90(90% 的颗粒小于该尺寸)指标控制。
  • 深色机理: 颗粒尺寸越小、分散越均匀,光线吸收和散射的表面积就越大,有助于印制出的颜色达到最大的色彩饱和度色域
1.1.2. 聚合物粘合剂 (Polymer Binder)
  • 作用: 在热固化过程后,“锁定”色浆颗粒到织物纤维上。
  • 化学组成: 通常是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 (PU) 或它们的混合聚合物。这些粘合剂必须具有合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以便在热固化时激活粘附力,同时不使织物变硬(影响手感)。
  • 重要性: 粘合剂的比例和质量决定了印花产品 90%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
1.1.3. 分散剂与稳定剂 (Dispersant and Stabilizer)
  • 作用: 维持均匀的分散状态,防止色浆颗粒因范德华力或静电吸引而聚集。
  • 机理: 分散剂(通常是聚合物或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包裹每个色浆颗粒,形成空间位阻静电排斥屏障,使颗粒相互推开。
  • 常见错误: 缺少或使用了错误类型的分散剂会导致颗粒聚集、色浆墨水粘度突然增加,并造成永久性喷头堵塞。
1.1.4. 载体/溶剂 (Vehicle/Solvent)
  • 作用: 其他组分的传输介质。
  • 组成: 主要为去离子水 (DI Water),需具有极高纯度(电导率极低,通常 < 1 µS/cm),以消除可能破坏化学系统稳定性的金属杂质。
1.1.5. 保湿剂 (Humectants)
  • 作用: 控制蒸发速率,防止喷头干燥(露头时间 / Decap Time)。
  • 组成: 高沸点的有机多元醇,如甘油、乙二醇醚或丙二醇。
  • 影响: 保湿剂的比例决定了色浆墨水在喷头上保持湿润不干燥的时间,这是高速工业打印机的关键因素。
1.1.6. 其他功能性添加剂 (Other Functional Additives)
  • 包括: 表面活性剂:调节色浆溶液表面张力,以优化喷头的墨滴形成和在织物表面上的润湿能力pH 缓冲剂:维持稳定的 pH 值(通常 7.5 – 9.0)以保护喷头并确保分散系统的稳定性。消泡剂杀菌剂:防止微生物生长,并消除在配方混合和印花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2. 色浆印花墨水标准化配比公式详解

2.1. 粘合剂/色浆比例 (B/P 比例) 优化

这是这种色浆墨水的关键技术参数。

  • 黄金范围: 对于 DTF (直喷膜) 和 DTG (服装直喷) 纺织品印花,最佳 B/P 比例通常保持在 1.8:1 到 2.5:1 之间。这个比例确保了色浆颗粒被聚合物充分包裹,并在干燥后形成耐用的保护膜。
  • B/P 失衡的后果:
    • B/P 过低 (例如 1:1): 色浆颗粒缺乏足够的粘合剂,导致耐洗牢度差、易褪色,或在进行湿摩擦牢度测试时容易脱落。
    • B/P 过高 (例如 4:1): 过多的聚合物形成厚膜,显著增加织物手感的僵硬度,并可能因色浆墨水总体粘度增加而导致喷头堵塞。

2.2. 分散与化学稳定性控制

分散剂稳定剂的组合必须占据足够大的比例,以应对高浓度的色浆颗粒

  • 分散剂比例: 约占总重量的 1.5% – 3.0%
  • 表面活性剂影响: 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必须具有合适的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以将色浆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到 35 mN/m 以下,但又不能过低(低于 30 mN/m),以防止在织物表面发生洇墨。

2.3. 色浆墨水配方组分比例详细表格

组分最佳比例 (%)含量 (g/1000g 色浆墨水)特征功能
去离子水 (DI Water)60 – 75%600 – 750 g主要溶剂,控制粘度和 pH 值。
聚合物粘合剂10 – 15%100 – 150 g固定色浆颗粒,形成耐洗/耐摩擦牢度。
色浆颗粒 (Pigment)3 – 7%30 – 70 g产生颜色,决定遮盖力和色域。
保湿剂/多元醇5 – 12%50 – 120 g抗干燥,延长露头时间,润滑喷头。
分散剂/稳定剂1.5 – 3.0%15 – 30 g防止纳米颗粒聚集,维持悬浮状态。
表面活性剂0.5 – 1.0%5 – 10 g调节表面张力,优化墨滴形态。
pH 调节剂/其他添加剂0.5 – 2.0%5 – 20 g理化稳定性,设备保护。
总计100%1000 g

3. 7 步工业标准色浆墨水混合流程

Mực in bích măng chính hãng
工业标准色浆印花墨水:实现深色、完美抗渗色性的配方解析 5

3.1. 第 1 步:准备原材料、环境和设备

  • 原材料: 使用高精度分析天平(0.01g)精确称量所有原料组分(色浆、聚合物、化学品)。材料必须经过温度预处理,以达到室温 (25°C)。
  • 环境: 在密闭房间内进行,控制温度 (20°C ± 2°C) 和湿度 (< 60%)。
  • 设备: 高剪切分散机卧式砂磨机夹套式搅拌罐(用于温度控制)、粘度pH 值测量设备。

3.2. 第 2 步:色浆初步分散 (Pre-Dispersion)

粗大的色浆颗粒(团聚体)首先与分散剂和少量溶剂混合。目的是在研磨前将色浆颗粒表面完全润湿。

  • 技术: 使用高速搅拌机(例如 1000 – 3000 RPM)打散大型颗粒团块,形成浆料。

3.3. 第 3 步:纳米研磨 – 创建基础浓缩液

这是决定色浆印花墨水品质的关键步骤。将浆状混合物送入球磨机,并使用超细研磨珠(通常为氧化锆珠,粒径 0.1–0.3 mm)进行分散研磨。

  • 目标: 将颗粒尺寸从微米级降至纳米级 (D90 < 200nm)。
  • 控制: 研磨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夹套冷却),以防止摩擦热损坏分散剂聚合物。研磨后的产物即为基础浓缩液

3.4. 第 4 步:粘合剂整合

  • 将分散后的基础浓缩液转移到主混合罐中。在以中速(约 500 RPM)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聚合物粘合剂
  • 注意: 搅拌速度必须足以使聚合物均匀包裹色浆颗粒,但不能过快以避免卷入空气。此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色浆墨水系统。

3.5. 第 5 步:调节添加剂和溶剂

  • 加入保湿剂和表面活性剂: 这些物质在最后混入,以避免在初始步骤中对表面张力造成突然改变。
  • 加入去离子水 (DI Water): 加入主要溶剂以达到所需的粗略粘度和总配方质量。

3.6. 第 6 步:最终理化质量控制 (QC Check)

在过滤之前,混合好的色浆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

3.6.1. 粘度检查
  • 设备: 粘度计(例如 Brookfield 锥板粘度计)。
  • 目标值: 在 25°C 时通常为 3.0 – 5.0 cP (厘泊)。
  • 调整: 如果粘度超出范围,使用溶剂(去离子水)降低或添加流变改性剂增加。
3.6.2. pH 值检查
  • 设备: 精密 pH 计
  • 目标值: 7.5 – 9.0
  • 调整: 使用 pH 调节剂(氨水或胺类)提高 pH 值。
3.6.3. 颗粒尺寸检查
  • 设备: 动态光散射 (DLS) 分析,确保 D90 < 200nm

3.7. 第 7 步:最终过滤和包装

  • 过滤: 色浆溶液通过多级膜过滤器进行过滤,最终过滤阶段为 0.2 微米0.45 微米。这是去除所有残留大颗粒以保护喷头的关键步骤。
  • 包装: 成品色浆墨水被包装在密闭、抗紫外线的瓶子/容器中,以防止化学降解和微生物污染。

4. 优化深色、耐用性和完美抗渗色性的技术

4.1. 前处理化学品 (Pre-treatment) 的绝对作用

前处理液是一种在印花前施加到面料上的化学色浆溶液,对于棉织物尤为关键,以实现“深色、不渗色”的效果。

4.1.1. 抗渗色/洇墨机理
  • 创建离子屏障: 前处理化学品通常含有盐类(如钙盐)或带电荷的聚合物。当喷射出色浆墨水(其本身也带电荷)时,前处理液色浆墨水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会立即导致色浆颗粒凝结,在接触点形成物理屏障。
  • 阻止毛细作用: 这种凝结阻止了颜色颗粒沿着织物纤维的毛细作用扩散,从而消除了设计轮廓外的洇墨现象。
4.1.2. 深色(色彩密度)增强机理

颜色颗粒在织物表面瞬间凝结,确保色浆墨水停留在纤维的最上层,而不是深入渗透。这增加了可见的光学密度 (Optical Density),使印制出的颜色看起来更深邃、更鲜艳。

  • 量化: 前处理液的使用量 (g/m²) 必须严格控制;过多会使织物僵硬,过少则效果不佳。

4.2. 热固化 – 激活粘合剂

固化是最后一步,通过加热来激活色浆墨水内的聚合物粘合剂交联),形成永久性的耐用性。

4.2.1. 优化热曲线
  • 目标: 达到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交联温度
  • 标准温度:
    • 棉织物: 通常在 160°C – 170°C 下固化 120 – 180 秒
    • 涤纶织物: 通常在较低温度(约 130°C – 150°C)下固化 180 – 240 秒,以防止纤维颜色升华
  • 固化不当的后果:
    • 热量/时间不足: 聚合物交联不足,导致耐洗牢度差。
    • 热量/时间过多: 损坏织物纤维,造成泛黄或浪费能源。

4.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与抗渗色性

色浆溶液表面张力需要调节,以便与前处理液层“配合”。

  • 高表面张力: 有助于色浆墨滴保持形状,在接触织物时不会扩散(抗渗色)。
  • 低表面张力: 易于润湿喷头和织物表面,但容易在毛细作用强的织物上渗色。
  • 解决方案: 标准色浆溶液配方必须平衡表面活性剂,以实现最佳表面张力30 – 35 mN/m)——足以良好喷射但又足够高以实现抗渗色

5. 配制好的色浆墨水的质量控制 (QC) 及影响因素

5.1. 质量控制方法

5.1.1. 储存稳定性测试 (Shelf Stability Test)

加速老化条件下定期检查色浆墨水粘度pH 值(例如每周),以模拟 6-12 个月的储存期。粘度pH 值变化超过初始值 10% 表明出现聚集或分解。

5.1.2. 喷射测试 (Jetting Test)

在工业打印机上进行试印,检查喷头堵塞、墨滴缺陷(缺失或偏斜的墨滴)以及连续打印性能(露头时间)等现象。粘度表面张力是直接影响此结果的两个理化因素。

5.2. 环境因素

5.2.1. 储存温度和湿度

色浆溶液对温度敏感。高温(超过 30°C)会增加色浆颗粒的动能,促进碰撞和聚集。低温会增加粘度,导致喷头工作困难。

  • 标准储存: 18°C – 25°C,避免阳光直射。
5.2.2. 与过滤材料的兼容性

最终过滤器中膜的材料必须与色浆墨水中的聚合物成分兼容。不兼容的材料可能会释放杂质,导致色浆颗粒聚集。

5.2.3. 吸湿性

某些保湿剂具有高吸湿性。如果环境湿度过高(高于 70%),色浆墨水会吸收水分,降低颜色浓度并改变粘度

6. 使用标准化色浆墨水的经济效益

Sản phẩm mực in bích măng
工业标准色浆印花墨水:实现深色、完美抗渗色性的配方解析 6

6.1. 最大限度减少喷头堵塞和运营成本

配制有均匀纳米颗粒尺寸和最佳粘度色浆墨水可显著减少喷头堵塞事件,而堵塞是昂贵的停机时间和喷头更换成本(价值数万美元的组件)的根源。

6.2. 优化面料耐用性并降低缺陷率

标准色浆墨水中的粘合剂添加剂有助于其牢固附着,满足耐洗牢度 (ISO 105) 和耐光牢度的国际标准,减少因渗色或褪色而需要返工或报废的缺陷产品。

6.3. 提高生产速度

色浆墨水稳定的理化性质允许打印机以最大速度(高速模式)运行而不会出现喷射故障,从而提高了工厂的整体吞吐量

7. 关于色浆墨水的常见问题 (FAQ)

问:如何控制研磨后的色浆颗粒尺寸? 答: 颗粒尺寸使用动态光散射 (DLS) 分析仪进行控制。工业标准色浆溶液制造商必须确保 D90 指标(90% 的颗粒小于此阈值)始终小于 200nm,以确保喷头安全。

问:色浆墨水导致喷头堵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主要有三个原因:(1)颗粒聚集: 色浆颗粒因不稳定的 pH 值分散剂而结块;(2)墨水干燥: 打印环境过于干燥,导致保湿剂快速蒸发,色浆墨水在喷头上干燥;(3)颗粒尺寸过大: 过滤不充分(高于 0.45 微米)或色浆原材料过粗。

问:配制后的色浆墨水可以储存多久? 答: 标准工业配方色浆墨水通常具有 6 到 12 个月的保质期。这要求储存在稳定的温度条件下(15°C – 25°C),避免阳光直射,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空气接触。

问:为什么在棉布上印制色浆墨水需要前处理? 答: 棉布具有高毛细作用,使得色浆墨水容易渗色。前处理液在织物表面创建一层带电荷的化学品,导致色浆颗粒接触时瞬间凝结,防止洇墨/渗色,同时通过将色浆保留在表面来增强颜色深度。

问:如何改善使用色浆溶液印花时面料的手感? 答: 要提高柔软度,请最大限度地减少印制在面料上的墨水负载量,并将粘合剂/色浆 (B/P) 比例优化到在确保耐洗牢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低的水平。此外,在印花后或在整理过程中使用硅油柔软剂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问:京瓷 (Kyocera) 喷头的理想 pH 值和粘度指标是多少? 答: 京瓷喷头(行业常见)需要非常严格的粘度控制,通常在 3.0 – 4.5 cP 范围内。理想的 pH 值介于 7.8 – 8.5 之间,以保护喷头的陶瓷结构。

8. 结论:标准化配方的重要性

根据工业标准配制色浆印花墨水不仅仅是混合化学品;这是一个要求在控制理化参数方面达到绝对精度的科学过程:纳米颗粒尺寸 (D90 < 200nm)、粘度 (3.0 – 5.0 cP) 和 粘合剂/色浆比例 (1.8:1 – 2.5:1)。

这种严格的控制造就了卓越的稳定性,确保色浆墨水与高速压电喷头技术完美兼容,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喷头堵塞风险、节省昂贵的设备维护成本,并优化生产效率。坚持标准化配方和流程,是对数码纺织品印花市场中深色质量、完美抗渗色能力和卓越产品耐用性的最有力承诺。

如需获得色浆印花墨配方和印花流程优化的深度咨询,请立即联系 VieTextile!

联系方式: 

热线: 0901 809 309 

邮箱: info@vietextile.com 

网站: https://vietextile.com

Nội dung tóm tắt